癌痛药物治疗常见问题
癌痛药物治疗常见问题
在给予癌症患者止痛药物治疗时,常常会有以下问题产生:
1、过分担心阿片类止痛药物的成瘾问题
实际上, 阿片类药物在规范化使用情况下,癌痛病人出现成瘾的现象极为罕见。阿片类药物使用过程中的耐受性和身体依赖性皆为连续用药后人体对药物正常的药理学反应,而非精神依赖的成瘾性。
2、只在癌痛剧烈时给药?还是“按时给药”?
治疗过程中如遇到患者疼痛未能缓解甚至加剧,应增加单次给药剂量,而不应增加给药次数。对癌痛患者及时按时用止痛药更安全有效,可达到持续有效地缓解疼痛的效果,需药强度和剂量也最低,否则易出现因疼痛导致的与神经病毒性疼痛相关的交感神经功能紊乱,出现痛觉过敏、异常疼痛等难治性疼痛。
3、止痛治疗只要能使疼痛部分缓解就行吗?
缓解疼痛是提高晚期癌痛患者生命质量的关键。止痛治疗的最低要求是达到无痛睡眠,真正意义上提高癌痛病人生活质量的要求应包括:
① 无痛睡眠;
② 无痛休息;
③ 无痛活动。
4、注射药物是否比口服药物止痛效果更好?
实际上,对于阿片类药物,口服途径比注射途径给药更少产生依赖性。WHO“三阶梯止痛”的基本原则强调,应尽可能口服给药,尽可能避免创伤性给药途径,以便于病人长期用药。
5、用阿片类药物出现呕吐等不良反应时应该立即停用吗?
其实,除便秘之副作用外,阿片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大多是暂时性或可耐受的,恶心呕吐等反应一般在3~7 天后症状自行消失。
6、忽略对疼痛程度的分级而盲目用药
疼痛的诊断要明确,分级要准确,“按阶梯”逐级进行处理,才能持续有效地控制疼痛。
7、担心阿片类药物剂量过大
阿片类药物没有标准剂量,能使患者的疼痛得到控制,而又没有严重毒副反应发生的剂量就是正确剂量。
8、阿片类药用于癌症患者就是安乐死?
癌痛患者积极使用阿片类药进行镇痛治疗,可降低因疼痛导致的死亡率,延长患者的生命。癌症患者使用阿片类药进行镇痛治疗是让癌症患者安乐死的说法,是没有依据的,也是不科学的。
9、阿片类药能否用于肺癌患者?
这种误区原因在于阿片类药具有呼吸抑制的副作用。实际上,肺部疾病引起的呼吸困难是外周性病变即肺部病变所致,而阿片类药引起的呼吸抑制是对呼吸中枢抑制的副作用所致。阿片类药本身不加重肺部病变。同时,阿片类药对呼吸中枢抑制的副作用,一般仅发生在用药过量时或肾功能不全导致药物蓄积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