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乳癌5年生存期,患者还该关注这4点

由国家癌症中心、中国抗癌协会、中国癌症基金会、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联合主办,辉瑞中国支持的“2018年中国肿瘤健康管理大会暨第二届乳腺癌两全管理首席专家论坛”在京召开,百余位乳腺癌与心血管、骨科、内分泌、妇科、中医和精神健康等跨领域专家,结合肿瘤领域“全方位、全周期”健康管理理念,共同拟定中国首部《乳腺癌随访及伴随疾病全方位管理指南》。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主任徐兵河教授发言

如今,我国超过八成的乳腺癌患者都能顺利拿到“5年生存证”,上海女性乳腺癌患者的5年相对生存率甚至已达到91.8%,赶超发达国家水平。“虽然乳腺癌的5年生存率居18大癌症首位,大量早期患者在急病期得到有效诊治后进入慢病管理阶段,但在临床中却发现了很多非乳癌风险因素在严重影响着乳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甚至致残及威胁生命。”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科主任徐兵河教授指出。

“病治好了,人却没了。”北京大学第六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李冰教授经常感叹由于精神心理问题导致自杀的乳腺癌患者,“研究数据显示,乳腺癌患者出现精神心理问题的发生率是所有癌症中最高的,约有超过一半的患者在诊断、治疗及康复过程中会出现焦虑或抑郁,但多数患者都未得到及时诊治,严重影响患者的长期治疗依从性,并且成为导致近远期复发重要因素之一。”

出现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比例与出现心理问题的差不多,有超过50%的乳腺癌患者会伴发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问题。美国对63566例绝经后早期乳腺癌患者十年心血管事件统计发现,因心血管问题死亡的比率高达15.9%,甚至超过了因乳腺癌本身死亡的数量。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力衰竭中心主任张健教授指出,很多化疗和靶向药物有心脏毒性,会导致心肌毒性、心功能不全、血管异常等心血管损害。阜外医院针对这些患者还专门设立的肿瘤心脏病门诊。

此外,大多数乳腺癌患者在长达5-10年的内分泌治疗中会出现血脂异常的问题,而血脂异常是诱发心血管事件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北京协和医院乳腺外科主任孙强教授提出,在符合治疗规范的前提下,乳腺癌慢病治疗期间,对于有血脂异常的患者,应尽可能选择对患者心血管等副反应较小的药物,提前防控由治疗带来的副反应所造成伴随疾病的风险。

对于绝经后的乳腺癌患者还会面临骨健康问题。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会降低,自然绝经的女性骨密度每年下降1.9%,出现骨量减少及骨组织结构变化。大量乳腺癌患者在慢病期将接受5到10年的内分泌治疗,此过程常伴随出现骨代谢异常、骨质疏松,甚至增加患者承重骨骨折风险。有研究显示,绝经后乳腺癌患者骨质疏松导致的骨折发生率高达17.6%。而针对早期HR+乳腺癌患者骨代谢管理可以降低远期骨转移发生率。江苏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何畏教授建议,对中高危人群,建议选择对骨安全影响较小的药物,加强骨密度监测频率,以降低骨安全问题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