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越巍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
陈纪春
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陈纪春,女,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遗传病科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心血管流行病学及人群防治。其科研课题包括“中国人群内皮系统基因多态与血压对冷加压试验反应的关联研究”、“代谢异常与臂踝脉搏波速度的相关性研究”等。目前在研项目有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基金项目“不同类型反式脂肪酸与代谢综合征及胰岛素抵抗的关联研究”、北京市教委基金项目“反式脂肪酸与代谢综合征关系的巢氏病倒对照研究”。
-
安然 沈财成
单位:厦门大学 温州医科大学
-
柯元南
单位: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
-
唐明忠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
王太重
单位:右江民族医学院
王太重 医学检验,教授,右江民族医学院副院长。 1985.7—1988.9 郧县人民医院,任内科医师。 1991.7—1999.8 湖北省人民医院,任检验科副主任,副教授。 1999.8-2001.5 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任检验科主任。 2001.10-2005.1 中德合资北京豪迈公司,任总工程师兼技术总监。 2006.5-今 右江民族医学院,任体外诊断研究所所长,医学检验学院副院长。 曾承担过广西十一五教革项目“医学检验专业课双语教学体系的实践研究”,并已经结题。在该项研究中,课题组成功探索了PPT幻灯片中字符串自动解析技术,和自动英文朗读技术,并在2015年美国临床化学年会上交流。
-
柯元南
单位:中日友好医院
-
张春
单位: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
郑铁生
单位: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实验医学系
郑铁生 1948年3月出生,男,中共党员,教授,硕导,教授级执业药师。1975年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任职于江苏大学(原镇江医学院),长期从事临床疾病生化机制与生化检验技术的研究与教学工作。曾任原镇江医学院团委书记、医学化学研究所所长、教研室主任等职。现任高等教育出版社全国高等学校“十二五”医学规划教材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实验室卫生部标准委员会委员、江苏大学教学督导和专业认证专家组专家等。 郑铁生教授从教40年,尤其是近20年,他本人及所带领团队,承担并完成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8项。发表学术论著70多篇;获国家专利2项;作为负责人或主要负责人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5项;获省部级教育教学成果奖6项;获校(市)级科技进步、教改成果、优秀教案、优秀教学质量等各类成果一、二等奖40多项;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教书育人先进个人、优秀科技工作者等。 郑铁生教授十分注重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十分注重人才培育与教育创新。在教材建设中,历任编委、副主编、主编。至今,主编出版纸质版、数字版、网络版、数字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等各类教材16部,副主编3部,参编10部;出版相关专著7部,其中主编2部;共36部。其中,2010年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的《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理论、实验、病例解析、教学与考试指导及其光盘组成的立体化教材(第二版),2011年被评为江苏省高等学校精品教材。2010年主编出版的《临床生物化学实验诊断与病例解析》专著,是国内首本将临床生物化学与临床疾病相结合的专著。2010年和2014年起草制定的“全国高等教育(五年制)《临床生物化学》课程基本要求” 及“普通高等教育(四年制)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临床生物化学检验》课程基本要求”,被认为是“对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临床生物化学》和《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的课程建设和提高其课程的整体教育质量等都将起到重要指导和促进作用”的重要文献。2012年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是我国首部集纸质、数字、网络为一体的立体化教材,也是普通高等医学检验专业本科教材建设中的重大突破。“这是一套综合的知识体系和教学系统,实现了在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策略上做到了有机融合,互为补充,实现了教学效益的最大化”。2014年被江苏省推荐为“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14年在第十三届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临床分子生物学检验及临床实验室管理学专业学组大会上被一致举荐为该学组资深专家,并任专家组组长。2015年主编的《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第三版)理论、实验、教学与考试指导及其在线教学与考试系统和HexStade课程正由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陆续出版,为本专业的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
-
姜红
单位:中日友好医院